代碼

內冷水處理技術方法分類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10-12 10:59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從原理上內冷水處理技術可以分為5類:緩蝕劑法、換水法、普通小混床法、堿性處理法和氧含量控制法。
內冷水處理技術方法分類
【概要描述】從原理上內冷水處理技術可以分為5類:緩蝕劑法、換水法、普通小混床法、堿性處理法和氧含量控制法。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10-12 10:59
- 訪問量:
從原理上內冷水處理技術可以分為5類:緩蝕劑法、換水法、普通小混床法、堿性處理法和氧含量控制法。
緩蝕劑法 銅緩蝕劑可以與水中的銅離子發生絡合反應,生成保護膜覆蓋在銅表面,從而減緩銅的腐蝕,常用的緩蝕劑有2-疏基苯并噻唑(MBT)、苯并三氮唑 (BTA)、甲基苯并三唑(TTA)及其他復合緩蝕劑。內冷水加入緩蝕劑存在濃度檢測困難、電導率和Cu2+ 易超標、銅導線堵塞等風險,1998年某廠 1 臺使用BTA處理的發電機曾發生銅導線堵塞燒毀的事故,現在大型機組已很少使用此方法。最新電力標準DL /T 801- -2010 《大型發電機內冷卻水 質及系統技術要求》中明確指出不推薦對內冷卻水添加緩蝕劑以調控水質。
換水法 向發電機內冷水箱連續補入大量凝結水或除鹽水同時排掉溢流水,使內冷水的電導率和離子含量合格。當補水為除鹽水時,弱酸性并含有溶解氧的 除鹽水會加速銅導線的腐蝕。當補水為凝結水時,凝結水中含有氨,可以升高內冷水pH,抑制銅導線腐蝕,但凝汽器發生泄漏或水質變化將引起內 冷水水質惡化,因此不利于發電機的安全。除此之外,連續排水的水量損耗很大,不夠經濟。
普通小混床法 將部分內冷水通過裝有氫型樹脂(RH)和氫氧型樹脂(ROH)的混床,以除去雜質離子,降低電導率和Cu2+含量。由于混床出水緩沖性能差,空氣中 CO2漏入后出水呈酸性,會加速銅導線的腐蝕。某電廠采用H-OH型旁路小混床,冷卻水pH大多在5.3~6.3范圍內,銅導線腐蝕嚴重,水中Cu2+有 時高達1 000 μg/L??梢钥闯鲞@種處理方法無法滿足內冷水水質要求。
簡化處理法 堿化處理是通過向內冷水中添加堿化劑提高pH來達到減緩銅腐蝕的目的。根據堿化劑加入方式的不同,可以分為直接加堿法和離子交換微堿化法, 前者是將配好的NaOH或氨水通過加藥泵加入系統,后者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將NaOH緩慢釋放。內冷水中添加的堿化劑包括NaOH和氨,由于 Na+對電導率的貢獻小于NH4+,因此在同- pH下,NaOH溶液比氨溶液電導率低[9],在敞開系統中,高溫下氨的溢出會造成pH的波動,從這兩方 面看用NaOH比氨更合適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